2020年報告期公司負極材料主營業務收入362,774.13萬元,同比增長18.84%,公司全年實現銷量62,949噸,同比增長37.57%;公司化加工實現營業收入24,372.22萬元(不含內銷),同比減少5.59%。
具體經營情況如下:
1、報告期內,國內外新能源汽車行業在疫情后仍延續良好的發展態勢,海外及歐洲客戶市場需求顯著增長,公司動力電池用負極材料業務占比大幅提升,出口比重繼續上升;但鑒于動力電池用負極材料平均銷售單價相對較低,公司負極材料業務平均售價有所下降;2020年上半年,公司為滿足生產需求和確保供應鏈安全所儲備的針狀焦原材料價格相對較高,石墨化碳化加工的產能在上半年未能充分釋放,以及匯率波動所導致匯兌損益的影響,2020年負極材料業務的利潤增速低于營收的增長。
2、報告期內,公司石墨化、碳化加工產能逐步建成投產并于下半年充分釋放,公司收購山東興豐少數股權事宜于2020年12月完成工商變更,公司在石墨化及碳化環節的自供比例持續提高,公司已經完成負極材料產品全工序的供應鏈打造,負極材料成本質量控制及供應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3、受益負極材料原材料針狀焦價格下行、公司在碳化、石墨化環節的自供比例持續提升以及高價針狀焦原材料庫存的逐漸消耗,2020年下半年開始公司負極材料產品毛利率在平均售價下行的趨勢下仍實現毛利率水平的穩步提升。
4、隨著公司內蒙紫宸自籌資金建設的2萬噸負極材料前工序和溧陽紫宸可轉債3萬噸碳化工序產能于2021年初正式投產,江西紫宸6萬噸負極材料前工序和內蒙興豐石墨化二期產能在2021年下半年逐步投入運營,公司負極材料的全工序一體化產能配套將更加完善,公司拓展中低端市場所面臨的產能瓶頸有望得到逐步緩解。
在負極材料領域,公司具備迅速響應客戶對不同應用場景、不同特性要求的產品研發能力。隨著負極材料溧陽研究院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公司大量引進專業人才,研發軟硬件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多年來公司主流產品應用在高容量、高壓實密度、低膨脹和長循環的高端數碼領域,已開發的用于藍牙和智能手表等的5C快充產品也得到了多家客戶認可并開始批量使用;隨著動力和儲能市場的需求爆發增長,公司多款產品被客戶使用,動力產品出貨量已經超過數碼類產品;疊加公司在低成本材料和工藝方面的研發取得突破,公司有望迅速推出性價比更高的負極材料產品向中低端市場逐步滲透。為保持負極材料技術領先優勢,公司配備了具有豐富的材料和電化學專業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的新老技術人才,展開了在焦炭顯微結構性質、瀝青族組分和流變性等的基礎研究,以及對顆粒整形、材料致密化處理、CVD表面改性等的工藝開發;確保開發產品在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進一步提升的同時,滿足更低成本EV和儲能市場需求;公司已建成硅負極材料中試線,具備CVD包覆、硅氧合成、納米硅研磨、噴霧造粒等核心設備,對氧化亞硅、納米硅炭等產品研究開發提供了有利支持。在石墨化領域,公司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負極材料石墨化窯爐和國內領先的特高溫加熱技術;報告期內公司完成對山東興豐的全部股權收購,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將繼續結合自身技術優勢開發新一代廂式爐石墨化加工工藝,以提升生產能力并降低制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