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本報記者 王白石
2020年12月16日,蘿北經濟開發區獲評我省唯一的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日前,記者來到位于開發區的蘿北云山石墨礦區,雖然白雪覆蓋了綠色植被,卻看到了另一幅綠色采礦的景象。在70多平方米的室內調度中心,五礦集團(黑龍江)石墨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炯輝指著屏幕上呈現出的實時采礦過程介紹道:五礦的綠色智能礦山以數據為驅動,通過鉆孔和現場傳回的爆破數據建立礦山精細化資源品位模型,由調度中心的5G智能通訊系統指揮采礦現場進行精細化配礦,全年為下游石墨加工企業提供品質高、穩定性強的石墨礦石原料。站在屏幕前,綠色智能采礦的實時過程,盡收眼底。
創新思路整合礦權提升資源集約化水平
蘿北云山石墨礦素有“亞洲第一礦”美譽,具備建設世界一流礦山的資源條件。但由于歷史原因,礦區被先期入區企業人為分割成不同礦權,資源配置不合理,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無法實現集約化、規模化開采,資源浪費嚴重。加之開采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較低,開發方式粗放,污染嚴重,環境承載能力堪憂,原有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多年來,地方政府一直試圖解決云山石墨礦開發中的難題,但由于涉及問題復雜,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為了徹底解決制約云山石墨礦發展的瓶頸問題,提升鶴崗石墨資源開采的集約化和規模化水平,增強國家戰略性石墨資源的保障能力,在省市縣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地方政府引進中國五礦,其資源獲取核心平臺五礦勘查開發有限公司創新理念,設計出“共同合資謀發展,面向未來做加法”的整合路徑,達成了各方均接受的整合方案,成立了實繳資本10億元的云山石墨礦開發主體“五礦龍興石墨公司”。
在此基礎上,經過短短4個月,五礦高效完成整合后采礦權辦理的系列前置審批工作。在2020年4月底,完成對云山礦區原采礦權、探礦權等礦權資源的整合工作,取得了統一的“云山石墨礦區”采礦許可證,使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擁有了全球資源儲量最大的單體晶質石墨礦,礦區總的石墨礦物資源儲量超過1億噸。
通過實施資源整合,徹底解決了云山石墨礦區環境承載能力弱等制約蘿北縣石墨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礦山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明顯提高,礦山安全生產條件和礦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建綠色礦山解制約發展難題
五礦進入園區前,云山石墨礦開發方式粗放,無大型排土場,露天剝離廢石隨處排放,園區內下游選礦廠存在13個小型尾礦庫,共堆存尾礦約3000萬噸,壓占建設用地200公頃,造成土地資源浪費,成為制約園區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
著眼長遠,五礦規劃建設了礦石集中破碎站、大型排土場、尾礦庫等,以解決環境承載能力問題。隨著五礦大型尾礦庫項目開工建設,尾礦庫和排土場建成后,將徹底解決長期以來制約蘿北石墨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承載能力不足問題。
依托中國五礦在智能礦業建設領域的領先基礎,聯合阿里云、華為等服務商,首次將“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體系建設理念運用到大型礦山建設中。
在蘿北礦山現場,五礦已完成了生產調度中心建設,構建了以數據為驅動、礦石品質控制為主線,集資源數字化管理、智能生產管控、全流程少人無人化生產、集成化安全管理、基于工業大數據的智能決策于一體的國內首家“5G+工業互聯網”綠色智能化露天石墨礦。在鶴崗市完成了共享數據中心建設,打造了以“大數據支撐、云服務管理、互聯網共享、模型化展示”為特征的協同工作平臺,實現了石墨全產業鏈業務協同、決策管控、一體化運營的智能化目標。
五礦綠色礦山建設具體體現在:一是源頭上將采用綠色、清潔能源,蘿北已配套建設了相應的風電、水庫等項目,解決項目用水、用電等問題,打造綠色能源示范區。二是延伸產品鏈條,不僅有采選等初加工,還有球形加工、提純、負極材料、儲能產品等精深加工,后續通過直接投資和發展引領,將帶動電池、新能源汽車等企業落戶,實現就地高質量發展。三是五礦迅速組織科研力量,通過研發、綜合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固廢資源,減少固廢外排,發展儲能電熱一體化材料,實現綠色發展。
科學調度生產保產業鏈供應鏈
一年來,項目團隊科學組織礦山生產,全年穩定供應高品質石墨原料,同時加強礦石質量管控,全年出礦綜合平均品位由歷年的6~7%提高到10.88%。供礦品位均衡性、穩定性的大幅提高,為企業降低了選礦成本約15%,徹底改變了蘿北石墨園區選礦企業“吃不飽”和“吃不好”的歷史。全年提供礦石產量超400萬噸,帶動蘿北園區石墨精粉產量35萬噸,球形石墨產量15萬噸,助力蘿北縣全年GDP產值達百億、實現稅收超十億、位列2020年全省十強縣,對石墨行業和當地經濟起到了支撐作用。
石墨產品客戶“粘性”極強,石墨礦差異性特性明顯,其下游用戶在使用上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工藝調整適應。在此情形下,五礦石墨迅速組織、科學調度石墨礦石生產,有效應對了國外石墨原料進口對國內石墨行業的沖擊,鞏固了中國石墨在全球新能源材料產業鏈、供應鏈的主導地位。目前全世界使用天然石墨作為動力電池的新能源車中,有大約70%是來自于蘿北供應的原料。
蘿北縣委書記李思勇深有感觸地談到,近年來蘿北成功引進中國五礦等超億元項目34個,強力拉動縣域經濟快速增長。縣里突出石墨核心地位,以五礦為龍頭,架構了現有企業、五礦項目和石墨儲能產值各占1/3的產業格局,形成年1000萬噸礦石、90萬噸精粉、25萬噸高純球形石墨、5萬噸負極材料的產能規模,引領蘿北石墨產業發展,助力黑龍江省形成千億級石墨產業集群。